媒材:半瓷土、黃陶土
製作年份:2025
作品概述
這一系列的陶瓷生活器皿包含了咖啡小杯、小碗、小盤,以及小花器。外型保留手捏的自然不規則手感。為了可以清楚地襯托出咖啡或茶的色澤,內部施以溫柔的乳白釉,也容易清洗與保養。外部則使用單一種釉藥,以畫筆層層疊加,藉由釉藥在不同厚薄度之下會顯現色差的特性,使表面自然出現深淺變化的線條與斑斕色彩。至於斑紋的長相,則根據器型大小而有所不同。
創作想法
上釉時,通常要求釉層均勻,讓顏色均勻呈現,自然展出釉色的變化。不過這樣的上釉方式久了好像有點膩,就想把釉當作水彩上色試試看。 比起浸釉或者噴釉,使用水彩筆上釉的方式更加費工也費心神,不過我覺得上色的過程就像畫禪繞畫一樣,一開始先訂下大致輪廓,接下來就由直覺帶領著畫筆去動,是一段接近冥想的過程。 我很喜歡最後呈現的結果,因為每一個當下堆疊的次數並不相同,因此燒出來的每一個作品也都各有些許差異。 在這樣的創作過程中,我好像看到我的生命縮影:是變化的,是多種樣貌的,是容許明亮與灰暗深淺共存的。藉由發想這系列作品的過程中,某種程度我和自己和解了。 在日常中使用,比起完美均勻釉色的器皿,這一系列器皿與我更親近,我的日常並非完美無瑕,但是斑斕的它們提醒我生命自有自己的模樣。
為什麼是這麼小的小杯子?
我很喜歡喝手沖咖啡,沖煮一杯咖啡是我的開機儀式,在過程中讓自己慢慢進入工作狀態。這樣的儀式通常發生在早晨,而早晨我只喝熱咖啡——熱飲最適合用陶瓷杯來裝,能保溫,也更有手感。我通常會使用玻璃分享壺來沖咖啡,再按照當下的直覺選一個陶杯搭配。因為小陶杯相對不佔空間好收納,我擁有好多個小陶杯,剛好可以對應我陰晴不定的早晨心境。
為什麼是小花瓶?
在群體裡面,我往往想要將自己隱藏起來,當個不是那麼被注目的存在。可是往往,又會忍不住想要在小地方偷偷放一點與眾不同的細節。那麼,當有人發現這些細節,我就會知道,啊,這個人跟我合得來。
所以我喜歡做一些小小的、可以放在電腦桌或書桌上小花瓶,有別於一般花瓶的大器,小花瓶有種偷偷發光的細緻。
釉色發想
系列一:夏日池塘
這是一支顏色變化有許多層次的釉。 在半瓷土上面薄塗的話會像是雜訊一樣的底色,再厚一點則是不同程度的藍綠色,就像是夏日的池塘一樣斑斕富有生機。 倘若底土是黃陶土,薄刷會是磚塊一樣的深咖啡色,越是厚塗,就會越接近炭黑色,讓人想起火山周圍經歷高溫烈烤但已冷卻的火山岩漿。
系列二:桑椹優格
這一支釉讓人想起夏季熱情的扶桑花,只不過比起艷紅色的奔放,這個顏色更內斂一些。它不是張揚的,而是像被陽光曬過的花瓣,經過時間退去火氣,留下不刺眼的桃紅色。夏天,也是優格搭配各種莓果的季節,所以對我來說,夏天也是桃紅色的,是被覆盆莓和藍莓染上的舌尖的顏色,是從冰箱拿出的桑椹果醬淋在優格上慢慢暈開的顏色。